登录

当前宜丰县县级国有企业存在的困难与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宜丰县县级国有企业宜丰县综投集团公司于2017年12月正式揭牌成立,2018年4月2日集中办公,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于2022年启动国资国企改革工作,目前按照“1+5+N”模式进行实体化运行,综投公司下设五家一级子公司(工投公司、城投公司、农投公司、旅投公司、科技产业公司,其中城投、农投、旅投3家为紧密型母子关系,工投与科技产业公司2家为松散型母子关系)和N家二级子公司及参股公司(现已成立二级全资子公司35家,参股公司18家)。截至2025年6月,合并总资产为203.7亿元,合并资产负债率为49.31%。

组织架构:公司设有董事会(董事成员共7人)和监事会。内设机构有“一室六部”,分别为办公室、党群人事部、资产管理部、投融资管理部、工程管理部、财务管理部、法务部。

党组织结构:综投公司共成立5个党支部(含一级子公司),目前共有党员40名,入党积极分子18名。2023年创建“红·综”党建品牌,荣获“全国首届机关党建品牌”培育品牌。

人员结构:综投公司“1+5”层面共有职工83人。其中,副科级及以上管理人员19人,占比22%;专业技术人员32人,占比37.6%;员工平均年龄36岁;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76.5%。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企边界不清,企业自主经营权受挤压

1.双城创建工作。在双城创建工作中,2023-2025年期间,综投公司需按上级要求承担卫生监管路段整治任务,多次组织员工参与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创建等非主营业务工作。

2.驻村帮扶等工作。根据上级部署,综投公司于2024年10月派驻驻村书记赴双峰林场东村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目前已拨付3万元工作经费。另预计投入15万元用于该村正在进行的石蛙养殖基地扩建及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根据要求,驻村书记每年需在帮扶点驻扎240天。另根据上级要求,自2024年10月起,从农投公司抽调一名人员到县锂电产业管理办公室协助办公。在公司人员紧张的情况下,长期抽掉人员从事主营业务外工作,降低了企业运营效率。

3.政府公益性项目承建。综投公司自成立以来承接多个政府公益性项目,且部分项目公司自筹了资金,有些项目虽未出资,但消耗了企业大量人力。如:新昌七小建设项目,总投资5145万元,垫付资金2500万元;县城东学校建设项目,总投资1.2亿元;消防大队新营房建设项目,总投资3200万元;县人防指挥中心和农民工实训中心项目,总投资2800万元。

(二)优质资产占比不足,盘活运营难度凸显

1.公益性资产占比过高。划入工投公司的敬老院、青少年中心、保障房等资产缺乏市场运营基础,效益提升空间有限。

2.资产权责分离。部分资产仅完成产权划转,经营管理权仍由原单位掌控,如农投公司划入的崇文保安公司、民爆器材公司等4家企业。

3.文旅资产开发受限。注入旅投公司的25宗9201.8亩林地及5宗61.38亩公路资产,因属性特殊难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商业价值开发面临多重阻碍。

此外,受市场环境及电商冲击,实体商铺出租率低、租户降租诉求集中;工投公司2018-2020年建设的标准厂房及富硒标准厂房运营效果不理想,2024年租金收入仅40.5万元,存量资产盘活压力持续加大。

(三)融资渠道单一,难度增大

2018年至今,集团及下属子公司项目贷共计23个,全部依赖于银行贷款,无发债和非标项目。目前政策性银行对项目授信与放款条件管理较为严格,导致项目授信时间相对延长,如宜丰县中小河流水生态保护提升改造项目,较以往农发行审批同类型项目信贷审批更加严谨,需补充增加材料,项目推进有所延缓。且根据金融机构要求,在推进融资项目过程中要求有关县直有关职能部门办理的证件或说明较多,仅依靠集团沟通协调难度较大另外。部份项目授信后放款进度缓慢,如宜丰县产业创业基地标准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因受托支付单位沟通不畅、提款手续不足导致无法按进度提款。

(四)市场化程度不高,经营效益低下

2024年,综投集团合并收入约2.69亿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虽增长51.65%,但市场化营收仅占47%左右,2025年上半年仅实现营收1.02亿元,经营短板突出:

1.公司项目建设收入主要依赖于政府代建项目,自主投资经营项目盈利能力较弱,已建成的宜丰县秀竹米业棚改安置房建设项目、宜丰县北门扙保障房(二期)项目、潭山温泉文旅综合开发项目效益不佳;已建成尚未运营的宜丰县殡仪馆(公墓山)新建项目因公益属性较强,即使运营回本周期也很长。

2.经营性资产市场化效率偏低。受经济环境影响,2024年店面租金收入不及2023年的75%,且空置率较高;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出租率低,长期闲置,未能产生效益。

3.农文旅项目投入周期较长,且业态偏弱,经济效益转化率低,如农投公司开发的“平溪玫瑰罗酒主题村”项目营收集中于二次消费(如餐饮、纪念品),门票及业态收入低下,虽策划多场活动但经济效益转化率较低,2025年上半年游客量突破3万人次,其中五一期间约2万人次,但营收仅3.5万元;旅投公司名下的红色粮仓项目因经营成本较高导致效益不佳。另国防教育基地项目,建设资金均为自筹资金,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

(五)治理机制相对落后,管理缺乏系统性

1.法人治理机构不完善。综投公司虽设立董事会,但外部董事存在缺位,治理规范性不足。

2.子企业监管覆盖不全。综投公司仅覆盖一级子公司管理,一级子公司对下属企业管理不够系统,管理制度不健全,对部分参股企业信息掌握不充分,股东权力未能有效行使。

3.市场化薪酬体系未健全。公司现行薪酬体系仍带有较浓厚行政色彩,薪酬水平与市场行情脱节,缺乏市场化调整的灵活性。副科级以下人员薪酬差距仅1万元左右,存在“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难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优秀难以引进,部分职工存在吃大锅饭的思想,积极性与创造性难以激发。

三、对策建议

1.理清政企权责边界,聚焦企业主责主业。一是减少或不再安排县属国有企业承担双城创建、驻村帮扶等主营业务外事项,保障企业集中精力开展经营;二是针对政府投资项目,严格按照县政府决策执行,与代建单位之间签订的代建协议中必须明确资金来源,避免县属国有企业承担额外资金负担。

2.强化优质资产注入,提升资产运营效能。一是建议县政府通过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持续向综投公司各一级子公司注入优质资源、资产以及相关资源性项目、特许经营权,构建实体化产业链,保障稳定的现金流,推动企业实现“自我积累、滚动发展”;二是对闲置标准厂房实施“一厂一策”改造(如转型物流中心、创新工场),引入专业运营机构提升资产运营效益。

3.拓宽融资渠道,提升融资保障能力。一是加速推进正在开展的2A+信用评级工作,夯实企业信用基础;二是深化与金融机构协同联动,精准对接政策导向,制定融资专项攻坚方案,为后续融资工作高质量开展夯实基础;三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探索发行项目债券、企业债券。

4.建立全周期运营管理体系,增强盈利能力。一是对已运营项目制定定期复盘机制,总结经验及不足,对高风险项目启动整改、退出等机制,确保投资效益;二是对正在建设拟启动运营的项目,以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基础,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二次市场调研,重点研判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竞争格局演变。同时,梳理行业内头部企业、科研院所等优质资源清单,通过股权合作、战略联盟等模式实现资源互补,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合作机制,确保项目运营后实现互利共赢;三是加强内部运营团队管理,系统推进运营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善与人员培训体系的深化建设,为高效运营提供有力支撑。

5.健全现代企业治理体系,提升管理能力。一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引入外部董事参与决策,提升治理规范性;二是推动县属国有企业监管延伸至二级子公司,明确对参股公司的股东知情权、监督权、建议权,建立重大事项备案机制,确保重大经营活动的合法合规性及决策的科学合理性;三是对于公司内市场化聘用人员参考当地及周边县市市场同行业薪酬水平,建立差异化薪酬结构,打破“铁工资”,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上一篇:新周期·新使命——国企"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实战逻辑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